DSSC & Laser Dye workshop at IAA
染料敏化太陽能工作坊
本工作坊於 11/4 - 12/8 每週末在台灣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進行,將教導參與者如何自製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並進一步討論在概念上和互動實作上將其使用於藝術雕塑的可能性。DSSC由瑞士科學家Michael Grätzel於1991年發明,又稱Grätzel cell,屬於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早期版本,是一項成本便宜且製作容易的電池,因為其二氧化鈦奈米層能被夠被圖案化,並且能被各種天然染料染色,因此具有藝術化潛力,特別是做為連結藝術、能源、光伏農業、氣候的技術物件。數項與農業能源有關的藝術計劃與社群也將在工作坊中被介紹,在白盒子藝廊之外,推廣DIY和開源文化運動的藝術如何進行。在手作學習方面,參與者將接觸奈米技術科普,以自製DSSC做為感應器來控制數位內容。

工作坊實驗內容
11/4 基本DSSC製作
- 自我介紹和工作坊簡介
- 粹取色素(參與者可自備植物實驗,深紅紫色佳,10克左右即可)
- 製備電解液
- 二氧化鈦光電極
- 鉑對電極
- 燒結光電極與對電極
- 對光電極進行染色(使用各種天然與合成染料N719)
- 封裝並注入電解液
- 測量電池的開路電壓與短路電流 performance-simulation
- 常規製程PDF: Dye Solar Cellls for Real
- 低成本製程PDF: 戴明鳳 邱立翰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奈米TiO2晶粒和藍莓或覆盆子的汁液作為染料DIY製作染料敏化奈米晶化太陽電池
11/5 非傳統電池封裝與太陽能矩陣
- 介紹非玻璃基底的太陽能電池
- 蝕刻串聯電路與矩陣 矩陣觀念和電池性能演算
- 網板印刷二氧化鈦電極
- 以吉利丁混合活性碳粉製作對電極
- File:Wirtanen - 2018 - Solar cells inside woven textiles.pdf
由於單一太陽能電池的電壓僅為0.6V左右,通常將多個電池串聯以將電壓提高到適合應用的水平。 典型的屋頂太陽能板包含 60 個電池,導致開路電壓約 36 V。對於較大的系統,多個面板(或模組)再次串聯以增加系統電壓。 多個太陽能板的陣列也可能包含模組的並聯連接,但並聯連接通常只有在電壓有限的情況下才有意義。 串聯在相同電流下增加電壓,而並聯在保持電壓相同的情況下增加電流。 由於損耗隨著電流的增加而增加,串聯比並聯更有效。
11/11 連結DSSC與Max/Msp
- Serial communication in Max/Msp(請參與者課前安裝好,Max是付費軟體但有一個月免費試用期)
- 連結Max和ESP32微控制器
- 什麼是ESP32?
- DSSC Monitoring
相關社群
相關藝術計劃
- Gijs Gieskes, 太陽能驅動音樂合成器
- STUDIO LAUREN ZOLL, Nano fruit-stained paintings
- 施惟捷, The Mind of a Greenhouse
- Majan Van Aubel, The Beautiful Future of Solar Power.
- Andrewism, Why This Gives Me Hope for the Future.
- how to builld a low tech solar panel
- File:Forrest Mims-Engineer's Mini-Notebook Solar Cell Projects (Radio Shack Electronics).pdf
- Kraut Source Energy
- Pauline Van Dongen
- TeZ Maurizio Martinucci, Solarpunk Lab
- 完全 DIY 雷射振鏡系統
雷射染工作坊
本工作坊以雷射染計劃為基礎,討論傳統顯影技術和程式碼藝術的結合方式。在 DIY 實作方面,本工作坊中將介紹以傳統的古老的氰版顯影與凡戴克技術做為感光藥劑,並使用可編程的雷射投影機,由 Max/MSP 控制雷射動作,以無遮照的曝光方式在天然纖維上製造印花圖案。在本堂工作坊中使用了由英國攝影師邁克威爾改良過後的新氰版顯影來製造有別於傳統藍曬的青藍色,並用凡戴克棕來製作介於紅與黑色之間的紅棕色。而在時尚與穿戴科技方面,我們也可以稍微談到 Hussein Charlayan,他是一位大量使用當代科技元素在時尚領域的一位設計師。雷射在各工業領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 1960 年開始已開始有被使用在藝術領域裡的先例,特別是在 sonic art領域裡。使用雷射做為作品的先驅藝術家主要包括 Robin Fox、Carsten Nicolai、真鍋大度 以及 Ableton Live 的主要創辦人之一 Robert Henke。

工作坊實驗內容
11/25
- 簡短的介紹雷射藝術歷史,這裡有一篇文章#|From Laser Art to Laserium, W. Patrick McCray很好的介紹了早期雷射被應用在藝術上的歷史。而關於顯影工藝(alternative photography)的時代,可以從工作坊上使用的#邁克威爾的新氰版顯影探究底片發明之前人類是如何使用DIY的技術製造第一張相片,並從入門顯影工藝再簡介其它使用類似技術的中高階工業製程如 PCB 蝕刻和微影(photolithography)。
- 介紹雷射振鏡系統硬體,和如何跳過傳統ILDA 通訊協定來控制雷射振鏡。
- 在 Max//MSP 中透過數位訊號處理處理音像資料轉換與雷射控制,解釋取樣率與Jitter matrix的轉換與對位格式。
- 顯影液調配、製備各待印物進行顯影
- 透過調整參數比較顯影成像品質
11/26
- 在施惟捷台北工作室示範網版印刷 10x10cm 太陽能玻璃的過程(補充上一堂染料敏化太陽能工作坊的部份)
12/2
- 獨立聲卡雷射機製作介紹(需討論參與者是否願意自費購買雷射投影機的零件)
- 使用參與者製作的 Max patch 測試雷射打印在天然纖維上
相關藝術計劃
- 如果時間是穿戴且折疊—天然纖維與雷射染跨域合作創新展的展覽專輯 PDF
- Robert Henke, Lumière
- Derek Holzer
- Daito Manabe, scoreLight
- Jerobeam Fenderson and Hansi3D, Oscilloscope Music
- I_C Project x Laser Dye
相關社群
- Vector Synthesis
- Vector Hack Festival
- 破解 ILDA (International Laser Display Association)通訊協定
- Alternative Photography
- 新氰版顯影—邁克威爾
- gitlab 雷射染程式下載處
工作坊時間表
- 11/4 染料敏化太陽能
- 11/5 染料敏化太陽能(施惟捷工作室進行)
- 11/11 染料敏化太陽能
- 11/12 染料敏化太陽能
- 11/18 工作日,不用到校。
- 11/19 工作日,不用到校。
- 11/25 雷射染
- 11/26 雷射染
- 12/2 雷射染
- 12/3 工作日,不用到校。
- 12/9 工作日,不用到校。
- 12/10 工作坊作品成果發表與總結
工作坊材料資料與購買連結
雷射染機器 使用方式
雷射染機器及藥劑這週會待在學校 在所上可以自行使用。
1.電腦安裝驅動軟體
- 安裝網址
- 安裝規格
2.機台連接:雷射機+錄音介面+電腦
3.Max msp
- 進入audio status調整
- 勿調超過400HZ以免機器損壞
- max msp檔案(直接複製程式碼貼至max)
4.雷射機調焦
- 轉調焦鈕